日本網友連署要求刪除靜香洗澡的畫面

最近看到這個有趣的新聞:

大雄偷窺靜香洗澡教壞小孩?日網友連署提「5大訴求」 要電視台刪畫面

記得以前看小叮噹時, 的確常常出現大雄碰到靜香洗澡, 故意掀裙子, 偷看換衣服的畫面, 但完全沒特別想啥. 看到這個新聞的同時, 也看到網友一面倒批評這連署, 原因是不應該要求故事/電影/漫畫/電視劇裡面都沒有任何的負面行為. 

我想了之後, 覺得這劇情的確有問題, 不過不是因為覺得負面行為不該出現在故事情節, 而是覺得

(1) 這劇情(大雄看靜香洗澡, 掀裙子 etc)  一再被呈現的方式, 是 normalized problematic behavior
(2) 此問題行為是直接侵犯到他人的那種

我覺得有問題的原因是(1)+(2). 如果只有其中一項, 我可能就覺得還好. 以下是詳細說明


Normalizing problematic behaviors

Q: 這跟其他在戲裡面出現的負面行為有啥不同? 在小叮噹裡面技安也常常罷凌大雄阿, 也是直接侵犯到他人的問題行為阿?

A: 技安欺負大雄的部份, 就是符合(2)但不符合(1) 的例子. 也就是有做出侵犯到他人的事, 但劇情呈現的方式沒有被normalized, 所以我覺得OK. 

就是說, 技安在欺負大雄的時候都是一副在做壞事的臉, 清楚地呈現出是做了壞事, 而主角大雄若被技安欺負, 就會大哭然後用小叮噹的道具報仇, 討回公道. 不過有沒有報仇, 或是壞人最後是否得到懲罰在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劇情有把這壞事當做壞事在演, 例如有人因為這壞事而承受到痛苦的劇情. 

而看到靜香洗澡的畫面, 頻繁地出現, 有時候是故意的, 有時候是不小心的, 處理方式都是一副Ooops, 又看到了, 就結束, 之後就沒有相關的劇情, 例如靜香大哭一天, 或之後洗澡都會有陰影(這是極可能的), 或嚴重警告, 或請小叮噹用道具解決問題, 或大雄特地反省or道歉, 或他下次用任意門時, 都不會想說怕又不小心看到, 會被罵之類的. 如果只出現 1,2次也就算了, 但是他已經變成公式, 而且沒有相關劇情交待, 所以我覺得是 normalized problematic behavior.


模仿的潛力

在新聞看到網友質疑難道看了啥就會去做啥. 的確不是每個人看了就會去學, 但的確可能有少數的人會去學, 在這一段我想說明模仿的潛力和條件. 再下一段會說明除了模仿的可能性以外, 我自己覺得這劇情對多數人的影響是啥.

Q: 看了大雄看別人洗澡就真的會想去看別人洗澡? 看了殺人就會想殺人? 看了海賊王就會想當海賊?

A:  以下是連署發起人的回答

虫真綠野則回應,在這個社會孩子去當海賊非常困難,但如果有不困難的事,例如闖入浴室,孩子還是有可能去模仿。

他的意思就是, 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影片中的行為, 需要滿足多項條件, 例如實施的難易度, 個人對此行為的需求程度, 以及個人對此行為的罪惡感程度. 當世界上的某一天某個人滿足了前兩項條件(難易度夠簡單, 並且需求度足夠), 那是否會做出這個行為就取決於他看待這行為的態度. 若他處在一個覺得此行為沒啥特別的價值觀環境 (例如常常在電視劇情看到主角偷東西還被塑造成好人), 他對偷東西這件事的心理障礙就比較低

除了難易度, 需求度, 價值觀以外, 動物, 人, 尤其是小孩, 是真的會有模仿的傾向. 假設今天你播放一個影片給小孩看, 影片內容很簡單, 是一個小孩用各種方式在打一隻不倒翁, 不倒翁被打之後彈來彈去, 打不倒翁的小孩也沒被罵或闖了什麼禍. 小孩看完影片後, 你在他面前放一個不倒翁, 你覺得會發生啥事, 99%都會去打不倒翁, 看它被打有什麼反應.

不管是什麼影片都多多少少會影響人, 只是影響程度的差別而已, 不然為什麼電視電影要分級. 就算是滿18歲的人看了校園掃射的影片, 可能也有0.0001%的人真的有一天在其他條件都符合的時候去掃射人群. 更不用說在學校掀女同學裙子這種簡單的動作, 我想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去學掀裙子的可能性遠高於去學當海賊吧.


除了模仿的潛力以外, 對多數人的影響

再回到看靜香洗澡, 掀裙, 偷看換衣, 的例子, 我同意會發展出模仿潛力, 並真的實施的狀況, 可能佔少數, 但這不代表多數人沒被影響. 我自己是覺得這類劇情對多數人的影響主要可能是: 讓人潛意識覺得, 不尊重女性的言語和行為, 不是很嚴重的侵犯. 他可能不會真的去掀裙, 但這環境讓他可以自在地開女性身體的玩笑.

可以確定的是, ”劇情呈現的方式會影響人潛意識對某個行為的認知”這件事不但是合理的推測, 而且在歷史上早已一再上演. 看納粹, 北韓, 或一些政府用什麼手法洗腦人民就知, 配合各式各樣的政宣手法, 各式各樣的行為都可以讓他藉由劇情美化或醜化, 讓自己所設定的形象深植人心. 

不管是啥劇情, 看的人就算當下沒想法, 但世界觀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問題行為的種類

Q: 跟 problematic behavior 的種類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符合(1)但不符合(2) - 就是normalize problematic behavior 但此行為不是直接侵犯到他人的, 為啥我就覺得沒關C?

A: 在很多戲劇裡面, normalized problematic behavior 其實很常見. 例如主角常蹺課, 未成年偷喝酒, 吸毒, 偷東西, 劇情也常常沒特別交待做這些事的前因後果, 但那個主角還長得很好看, 內心很善良, 可能還拯救了世界.

跟前面的邏輯一樣, 這的確也是潛意識會影響觀眾對這些行為的觀感, 例如觀眾可能因為看了這劇以後, 覺得偷喝酒或吸毒很酷. 但這些都還在我個人接受範圍, 因為這些行為不是直接侵犯到他人的那種. 他就算自己吸毒毒吸到死, 對我來說嚴重性還是低於看人家洗澡或掀人家裙子. 


結論

我覺得如果這些畫面要保留的話, 那他比較適合歸類於像南方公園這種, 兒童不宜的卡通.


動機、想法、行為 (5)  佔便宜vs吃虧的例子

再怎麼理性的人 他的世界觀也是被潛意識主宰
在你還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想法的時候
右腦的pattern recognition早已開始作用
對這部份若想深入了解的人可參考
動機、想法、行為 (3) 讀書筆記:佛洛伊德的近視眼(一)
動機、想法、行為 (4) 讀書筆記:佛洛伊德的近視眼(二)

舉例來說  人人都知道不應該以偏概全
但再怎麼理性的人  也沒辦法控制以偏概全的傾向
他頂多比一般人有自覺和反省能力
會知道要提醒自己不要有這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這樣想是不對的
或是知道不應該發表這種評論或是reinforce這種想法
也就是說  理性在一個人看世界的方式只有些微的影響力
它主要的作用是控管自己的言行

例如  多年前我曾經跟某個黑人女鄰居share網路
這位黑人常在facebook主張黑人權益抱怨黑人被不公平對待
但他每次該交網路費時必定裝死搞失蹤
長期拖欠網路費  完全不回我訊息
於是我用網路工具把他那台電腦的網路封鎖
他網路才被斷5分鐘就帶著積欠已久的網路費來敲門
之後還更誇張  argue說他有段時間不在家
幾乎沒有用到網路所以不應該付費
由於他是我當時唯一一個接觸過的美國黑人
他的行為在我當時的潛意識中就100%代表了此族群
因為想到美國黑人我腦中第一個就出現他
即使我自己理性上也知道不能以偏概全

這位鄰居不知道後來有沒有發現
他在FB發表要尊重黑人的言論  效果有多少
他不守信用欠錢不還  造成的反效果有多少
耍手段或是耍嘴皮子佔了便宜是一時的
造成自己的族群被黑掉是永遠的

假設我當時一共認識10個美國黑人
而且其他9個都是正常的
那他在我對美國黑人的印象所造成的影響力就不會佔100%了
就像因為我已經認識幾千個台灣人
所以單一台灣人的行為只會微小地影響我對台灣人的印象
但同樣的道理  假設他是我唯一一個接觸過的警察
他可能就會形成我對台灣警察的印象  直到我接觸到其他的台灣警察

再舉一個正面的例子
我最近碰到2位善良的人  外表看起來像中南美洲的人
一個是我在路上看到  那時一隻徬徨無助的小狗在馬路中亂跑
一個長得像墨C哥女子的人開車經過看到
立刻把車停在路邊  努力地在馬路中救那隻狗
另一位是幫我把遺失錢包送回來的長得像墨C哥人的父子檔
我連他們是不是墨人都不知  就因為這樣對墨人有很好的印象

你可能會想說  奇怪
我不是說知道自己以偏概全就不應該公開評論嗎
那為啥還在這評論黑人跟墨人
答案是我上面評論的重點是我當時對他們形成印象的過程
而且我已經指明自己知道這些印象不是理性的  而且沒有經過驗證的
而且會隨著我接觸的黑人跟墨人變多而改變的

業餘設計師 一年成果統計

當業餘設計師即將滿一年
當時三分鐘熱度地創作了3項作品在網站上賣

賣出成果如下:

Tshirt       5件
馬克杯    1個
筆計本 1本

這一年之間只有剛申請帳號時有在畫啦
推出3項作品後繪圖板就收起來了

在這種設計平台網站賣就是有這種好處
你上傳了作品後啥都不用管
交易、印製、寄貨、一切後續處理
都由那網站平台的員工負責
設計師只要等著收.......微薄的錢  XD
因為約85%的錢會被那網站員工先瓜分光
剩下的才會到你口袋
雖然說每項產品你可以得多少利潤可以自己設定
但利潤訂太高導致產品太貴也賣不出去
所以通常還是只能訂15%

計設師和網站形成一種共生關C
就像藝人和經紀公司 公司養一堆藝人
藝人負責表演賺錢 公司負責處理表演以外的事
並且把大量的利潤抽走
因為他們養一堆藝人 所以公司收入比較穩定
靠那些紅的賺大錢 不紅的每個加減抽一點
一個不紅了 再靠下一個新的紅人
而藝人本身就收入不穩定 沒有活動就沒收入

所以在這種網站賣東C 只能當業餘興趣
想靠他當主要收入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人真的厲害到能憑那微薄的抽成就賺大錢
想必他也花了不少時間創作了很多作品
那還不如把那時間金錢花在
開設一個自己的網站來賣
就像周杰倫自己開一間經紀公司自己賺的道理

我的作品一共上傳了3個不同的網站
下次有空再寫一篇設計平台網站比較

各國人臉速畫


這邊畫的都是自己覺得辨識度比較高的那種長相
不是說我對那個地區or種族的臉就只有一種印象
也是有些臉比較難分辨是哪一國的   那種我就沒有畫溜

而以下畫的是哪些種族的人呢    請自行想像溜






蠟筆物理學

最近得知這個2009年出的老遊戲   叫做蠟筆物理學


蠟筆物理學下載   (連結是在此網頁找到的http://www.hjjh.kh.edu.tw/toyphysics/down8.htm)


他極為類似以前推薦過的Magic Pen

就是每一關都是一張畫紙和幾個物件 你要用那蠟筆畫出輔助工具   讓球碰到星星即可過關 可畫出的基本物件為:硬物(剛體物品),轉軸,繩子 可以再用他們組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或機器

而蠟筆物理在各方面都比Magic Pen 更進化

1 有很多關可以玩個夠
此遊戲共有8個島 除了第最後一個島只有1關以外 每個島都有很多關可以玩

2 畫面更有美感
每一關都都是黃黃的紙為背景 搭配蠟筆畫風的物件 連遊戲控制介面都是蠟筆畫面 令人賞心悅目

3 硬物不必是凸狀(convex) 而且可以畫出繩子

4 他會記錄你每次過關的方式 點VIEW還可以重播那關的畫面 讓你覺得每次玩都是有意義的 這功能真的很棒


5 他可以自創關卡
他提供讓人自己畫關卡的工具(當然也是蠟筆畫風嘍) 讓人可以設計出好玩的關自己來玩



玩這遊戲很容易上癮 第一次玩時每打開一關就好像餓虎撲羊一樣 立刻用各種想到的方法吃到星 全部破關後 才有心情追求elegant solution 也就是只畫出一個物件就過關的方式 於是開始review每一關 想辦法找出elegant solution 重玩了一輪 又是另一番樂趣

然後 自己玩過再加上看了一些人在youtube的影片後 發現elegant solution還是有分的 雖然只能畫一個物體 但若有針對那一關想出適合的概念 機器設計得好 那機器就可以有高容錯率 只要調整1,2次即可成功 相反地 有些雖然是只畫一個東C就可吃到星 但方式一看就很不可靠 感覺球會去的方向和力量很難掌握 物體若畫得有一丁點不一樣即會造成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得靠一試再試 或是需要極強的物理直覺才能畫出對的形狀位置 抓住完美的timing才會成功一次那種



以下是我從自己的elegant solution中選出還沒在別人的youtube中看過的答案 剪接而成的影片 供大家參考





關於如何討論事情 律師心態和法官心態

不管是自己親身經驗或是看到的討論或辯論事情的過程
發現很多人常會犯一種毛病
姑且稱此毛病為"律師心態"或"辯論心態"
會犯此毛病的人不一定是邏輯差的
他有可能是邏輯很好    而且能言善道    甚至地位很高的人
辯論有正方和反方   每一方選定立場後就是
只要想著怎麼支持己方立場   反駁對方立場
我覺得這種辯論的心態只適用於辯論比賽或是當律師在法庭裡面辯論
在真實世界中  用辯論的心態在討論事情很沒意義


我覺得有意義的討論方式呢  比較像法官的心態
即使你有預設立場  也要有心理準備改變或微調立場
當對方提出你沒想過的說法
就要馬上重想  把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綜合考量
如果對方已經懂你的意思  就不要一直跳針
一再地解釋一模一樣的說詞
解釋地再好  再有邏輯也是在浪費時間

切記  不同意你的結論 ≠ 不懂你的意思

請好好理解對方想法  當作新加入的input
再把事情重新思考運算一次  看是否需要微調想法
而新結論有可能跟兩方在討論前的想法都不一樣
或是同樣的決定  但有新的條件  或對新的可能抱持保留態度


我很常看到    兩方都是律師心態
用看似很有邏輯的語言瘋狂跳針   無限迴圈   完全沒交集
討論的實質進展為0
雙方講的內容跟最一開始講的一樣  語氣倒是越來越差


在討論甚至是自己在思考一件事時
請好好檢視自己是否是法官心態
根據我的經驗  當我發現對方是律師心態時
我的做法是講出我對對方想法的理解
我自己已幫他解釋很清楚他不用再解釋了
然後再在他想法之上再加入我所要說的情況
可能還要在我說的情況上再幫他加上他的說法
盡量把話題導向綜合考量的方向
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啦    這真的是需要功力

投票 是否覺得此設計有抄襲嫌疑

投票提早結束嘍   統計如下

投票題目:你直覺是否覺得此商品有抄襲嫌疑?
1是,覺得可能性高      卜 (1票)(100%)
2否,覺得可能性不高       (0票)(0%)
3没感覺,沒特別傾向哪一邊    (0票) 

覺得是抄襲的佔了100%哪~
最重要的是 這票可不是我自己投的喔

===========================

說也奇怪,我在奇摩知識+的這篇提問發現有人在2011年的時候跟我道歉。雖然沒有提到我,但因為他貼了我的blog連結,所以我知道他是在說我,以下灰底字的部份是擷錄自那篇奇摩知識

原文: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321000016KK06821
本篇文章在一年前,在下自己有想到的,不過去網路搜尋相關資訊,有看見這篇文案: 
http://colorflylin.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html 
若是有相同敘訴請作者見諒,在下無意冒犯您的智慧財產權,在此道歉。 
在下並不奢求智慧財產等事宜,也不奢求能夠侔取,最大希望是能夠成功量產此避難空間,而對象是所有大眾,因此在此真心希望有志之人能夠給予寶貴的意見。 


雖然他有貼我blog網址,也是在對我說話,而且希望有志之人給予意見,但是從來沒有在我blog留言通知。可能是想說如果被我本人發現奇摩那篇文章,就會發現這件事,所以在那邊聲明就好了

他貼的那blog網址是我在2010年7月貼在blog的地震避難球
而奇摩知識+的那篇從網址來看是2011年3月21日貼的,也就是日本311大地震後的10天,雖然他說他的點子是在一年之前自己想到的


那麼來比較一下設計方案
我貼在blog的設計:
1灰色外殼是堅固有韌性的材質 裝有防震器
2淺藍色是堅固透明物體 讓躲在裡面的人可以看到外面情況
3紅色是求救電波發射器 如果被埋住了 搜救的人可以從電波找到你
4粉色是空氣瀘靜器
5黃色是有彈性的肉墊
6紫色按鈕可以讓裡面的人自己打開這個球 如果看到外界是安全的 也沒有被埋時 可以自己打開球出來



他貼的設計:


一.設計成球狀的避難空間 

1.直徑(體積)暫時保留 

由於考量到置放居家環境等等因素,過大的體積無法從大門運入,且在狹小的大廳會有行動不便之虞;但是過小的體積無法融入一般成年人,且會有安全防護不足之虞。 

2.由外往內 

最外層是有彈性的金屬,厚度暫擬,目的是阻擋最外層的衝擊,彈性金屬的目的是減低保護層的破裂率,不至於在破裂時造成全面性崩壞。 

第二層則填滿棉花或軟性物質,並平均架設強力彈簧!厚度暫擬,目的為吸收作用力,緩衝壓力。 

第三層和第一層是相同的材質,但是會較薄,厚度暫擬,目的為保護避難者。 

最內層是不飽和軟墊,就是沒有充滿的軟墊,厚度暫擬,目的為抗變形而導致避難者被擠壓受傷。 

3.出入口、安全措施、額外的裝備 

必須要有進出口,但是數量考慮在1~4個為主,門為拉式(位於最外層),在門的上方有一小片強化玻璃,目的為觀察外部情形。 

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內必須要有適量的空氣流通孔。 

在可行的條件下,安置在最內層的通訊裝置,目的為發佈信號,讓外界可以接收,任何訊號基地台都行,或是有專門接收訊號的基地台。 

二.設計成方形的避難空間 

大致上是和球狀結構相同,會想製成方形是為了方便訂做拉門的部份,方形的外角要做成圓角。 


==========================
歡迎大家依直覺在此部落格的右上角投票。上次的投票一樣,我自己不會投

挆票題目:你直覺是否覺得此設計有抄襲嫌疑?
1是,覺得可能性高
2否,覺得可能性不高
3没感覺,沒特別傾向哪一邊
==========================


以下是完整網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