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燕子
大概三個月前看了同一作者寫的傷心咖啡店之歌吧
這2本書我都是看個幾頁就被吸引住了
一開始馬上被吸引都不是因為
很有創意或張力的劇情
而是栩栩如生的場景/氛圍/心境
雖然不是什麼重大的事 或重要的場合
卻讓我覺得我身在其中 看著文字的同時彷彿也看到週遭的景色和人物
兩本書的主角是類似的人
那作者真的很會描寫現代都市空虛心靈
當然 有很多人 人生一直有明確的方向 也朝著他努力
我想到了3 idiots rancho本來就是很愛科學有天份也努力
那個後來變成動物攝影師的胖子 他就算心不甘情不願的念工程系
但他心裡一直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最愛攝影 這已經很好了
像另一個瘦子的人也非常多 沒有特別喜歡的事 不是頂尖 也不是很爛
更多的人 在安逸沒有戰爭的年代 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討一口飯吃 生活也過得很OK
沒有事讓你徹底的想追求 連想要徹底的悲傷都沒有 看不到靈魂
( 這樣是無病呻吟嗎 ) 我自己是不覺得這是無病呻吟
我覺得這是存在很多人心中的某種感覺 或煩惱
例如很多人做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工作 突然覺得不知道自己多年來在幹嘛
就決定中年轉業 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類的故事
描寫功力也很重要
像eatpraylove這電影我想他也是試圖描寫這種感覺
但描寫失敗 看起來就完全是無病呻吟
這兩本書算是我看過最文藝感的書之二了吧 我平時不太會想看句子很文藝的書
裡面有很多好像在中小學國文課本時才會看到的一些文人調調
不過會吸引我的主要不是這些文藝氣息
而是一些細膩的心思和描述 他還沒開始呻吟 劇情也還沒開始的時候
光是描寫那舞蹈教室的場景 就令我想一直看下去 因為覺得好像在遊覽 觀光 旅遊
至於文人調調 我想到wanyu就是這種調調的人
尤其是看到燕子裡面"快樂使人麻木"這句話 馬上想到他
因為這是他的中心思想 哈哈
剛剛看完書沒多久 正好就在skype看到他上線 馬上丟他
問他有沒有看過 果然三本都看過 沏
而且他大一看完咖啡店之歌後
還陷入一個月的低潮 但後來突然想通豁然開朗
哈哈 果然像是他會做的事 好笑
不過我覺得會憂鬱也不奇怪 因為我自己看完後有時想到也有點悶
馬蒂和阿芳兩位主角在書的最後都悟道了
但我還沒有阿 我有一種被拋下在後的感覺
他帶著我們一起感覺這種空虛 結果自己先悟道了O 很過份A
阿芳他最後真正喜歡上跳舞了 跳出自己了
雖然我覺得燕子比較淺顯易懂以及有中心劇情連貫較好看
(像咖啡店之歌裡面一堆硬生生加進去的哲學辯論我就覺得很不自然 根本不像正常人對話)
但他的悟道對我來說有點突騖 就是最後突然就想通了
也沒啥新元素 就只是把卓教授講過的道理 變成自己再講一遍
這種事絕對是可能發生的 在他個人身上 但對我沒啥幫助 也較難理解
咖啡店之歌最後的悟道之旅我就覺得很棒
透過旅途的過程所遇到的事讓人體會一些感覺
不過我想我也僅限於理解 如果要真的領悟到那個新的看法
可能要我自己親自踏上那個旅程才行吧
(關於理解和領悟的差別 可以參考我之前這篇文理解和領悟)
所以一聽到wanyu後來有想通豁然開朗 就連忙問他是怎麼想的
他特地去翻10年前寫的日記 (他每天都會寫日記詳細記載心靈活動XD)
他看了日記後 說他的case可能不符合我的需求
聽他說了之後 ~ 果然不適合我
另外
書對場景氛圍以及一些心境寫得很真實 令我覺得不真實的是
他的一些造神運動orz 作者好像很愛造神
把一些角色寫的跟神一樣 不像真實的人類的樣子
雖然這些神類角色每個都被賦予一些缺憾 但還是不像人
雖然這些人有的代表著"有靈性的人物" 而不是像主角那種空虛的人
但這樣極端的神人反而令我不時覺得
書中"沒有靈魂"的主角比他們有靈魂 真矛盾
另外
關於"快樂使人麻木"這句話 我想他的道理在於
快樂的時候 人比較不會東想西想 有時候就單純的的enjoy
當然嘍 也是有的快樂是有深度的
但痛苦呢 每一個痛苦都會令你內心掙扎 胡思亂想
就像wanyu說的 掙扎才會有活躍的心靈活動
例如 壞事比好事容易記得 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 就像書裡講的 文藝復興是發生在最貧乏的時代裡 浪漫主義發生在最動亂的時代裡 數百年安詳的瑞士只產了巧克力和咕咕鐘
例如 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是類似的道理 因為爽的東西 人很容易就接受了
而苦的東西 人的心裡要一邊掙扎一邊接受 所以印象較深刻
2 comments:
一直提到我真是受寵若驚 (羞)
因為那本書跟你超合的阿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