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群體對立的看法

intergropu
最近看了1篇paper(純興趣),把之前的想法又綜合重新整理。想好好寫個心得文記錄下來,卻不知該從何起頭。有一個社會現象總是能引起我的興趣,就是群體的對立。大至種族、宗教、政黨,小至孩童罷凌事件。對立的結果雖然很多痛苦和災難,但多數時候我總是隱約感覺到有些群體對立的人們除了憤怒和痛苦外,其實還存在一種興奮,或根本就很享受這種對立的過程和感覺。但與其說他們喜歡有一群敵人,還不如說他們喜歡的是和所謂的“自己人”一起抵抗共同敵人的感覺,敵人的存在令他們覺得和自己人的關係更加親密,同仇敵愾帶來強烈的歸屬感,令人上癮。換句話說,人通常都是想要製造和維持此intergroup的感覺,更深入來講,人想要維持群體的意識 (group identity)。群體意識越強,此團體帶給人的歸屬感也相對越強。


以下的1個最近的新聞事件就是「試圖鞏圖群體意識以及群體對立局面」的例子之一
例:http://0rz.tw/WUnJb (新聞來源)
本周的一起最新爭議,是官方的中正紀念堂原打算辦理『台灣設計蔣』活動,但主管紀念堂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宣佈暫緩辦理:龍應台:文化部不能一方面有人權紀念館照顧家破人亡的人,又同時紀念(蔣)的偉大與家庭和樂,老實說這不能接受。國民黨中常委李德維:這是『把我們的根翻掉,祖宗牌位掀下來』。蔣介石是國民黨總裁,有他才有國民黨,龍應台卻想把國民黨給翻了


然表面上看似很生氣的樣子,但這種同仇敵愾的氣氛令很多人樂在其中。若這氣氛消失了,多數時候還反而會讓人感到很失望和有失落感,很多人甚至還會想刻意再去製造出這種衝突和對立的狀態和氣氛。例如選舉結束後,很多人會覺得生活失去重心,會有覺得很空虛的感覺。
團體對立的研究,關鍵字為: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ingroup vs. outgroup。上面那幾段描述的是我自己對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行為有興趣的點,也就是人會傾向以及偏好有對立的氣氛存在的這件事。
以下討論一些別人看 ingroup / outgroup 的觀點。
Bigler 是從人類的刻版印象和偏見著手,他認為這是造成群體對立的重點。他研究團體和團體之間的刻版印象是如何形成的。這一類研究者的想法是:有那個行為就代表有那個心態,而有那個心態不見得會表現在行為上--他可能會控制自己不把行為顯現出來。所以心態才是能真正代表一個人的一個人的心態才是Bigler所認為的重要元素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有那個行為就代表有那個心態」這句話。就字面上來看也許沒錯,但Bigler 這裡指的心態是刻版印象或偏見這是種複雜的心態和過程。而我覺得很多行為的來源根本是出自於天性 (爽)是比偏見更底層以及直接一點的潛意識 (i.e., a more basic and general process) 。也就是說不一定需要到有那種心態的出現人就有可能本能性地表現出這種行為。在這方面Tajfel 和我的想法較接近。
有別於Bigler,Tajfel則認為研究“對立”的行為層面 (behavioral level) 比較重要。他認為刻版印象和偏見的形成, 是需要經過很複雜的社會學習過程 (參考 social learning theory)。
而人類的群體對立行為的產生,根本不需要涉及到任何社會或文化對某特定群體的觀感或歷史,就可以極容易地被挑起。甚至只要把一群人用一些隨機或無任何意義的分類方式分組 (random assignments),就足以造成明顯的群體區別行為。例如,隨便的報數分組或是隨便給予一個顏色來區分組別,就能輕易的挑起群體和群體間的對立。也就是說,對立這行為是個很原始基礎的現象,並不一定是需要經過複雜的社會化過程才足以產生。
Tajfel的實驗也證明了,人傾向把好康留給自己組內的成員,而把壞康給別組的人。而他也試著針對此現象形成的背後動機提出解釋。他的解釋在下面綜合整理的部份一起講。我看這件事的角度是比較接近Tajfel的,我也覺得群體對立的行為跟刻版印象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先寫一下outline 再詳加解釋:
(a) Tajfel要討論的群體現象 – 在群體出現後,人會偏袒自己的群體
(a-1)  Tajfel在1970的解釋 (對外) 人理解自己所在的人際網路狀況的方式
(a-2)   Tajfel 在1979的解釋 以及 我的解釋 (對內) 所屬的團體是也是self identity的一部分 (identity component)
(a-2-1) (對內中的對內) 自己這麼覺得
(a-2-2) (對內中的對外) 自己覺得別人也這麼覺得
(b) 我要討論的群體現象 – 人喜歡處於群體對立的環境
(b-1) Tajfel當然沒有解釋
(b-2) 我的解釋
(b-2-1)  對立是為了強化群體意識
(b-2-2) 人本來就傾向用情緒化的方式去解讀事情

(a) Tajfel要討論的現象是:人只要隨便幫他們分個組在群體生成後他們就會對自己組產生認同感,對其他組產生敵意。 有好康的會留給自己組,壞康留給其他組。
(a-1)  Tajfel在1970的解釋 (對外)
人在理解自己所處的人際關係網路時,通常是習慣用最簡化的方式來理解和分別。在人際網絡裡,是由許多關係組成,而每個關係和關係之間又是交錯複雜、極微妙,難以徹底掌握,所以常常都是用最簡化的方式去理解。例如,會簡單的把人區分為:我們和他們的概念 (we vs. they)。就像小孩,在理解一般故事裡的內容和角色時,通常都會把角色區分為好人或是壞人,這樣簡化後的分辨,能助於他對故事的理解。或是誰跟我是同國的,誰跟我又是不同一國的。Tajfel覺得大人世界也是類似的情形。另外,Tajfel也認為學校從小就一直教育小孩要有團隊精神的概念,這也會是造成人們容易有敵我之分的因素之一。
An individual constructs his own "web  of social affiliations" by applying principles of order and simplification” (Tajfel, 1970, p. 98)
(a-2) Tajfel 197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以及 我的解釋 (對內)
人常會把自己所屬於的群體視為構成自己identity的ㄧ部份 (a component of self identity)。這句話有以下2種角度
(a-2-1) 對內中的對內   自己這麼覺得
組若好,他就連帶覺得是他自己好。對自己的組好,某方面來說,跟對自己的家人好的意思是類似的。因為有的人對自己家人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家人是他自己的identity的ㄧ個部分 (component),所以對家人好就是對自己好。例如,假設你是XX大學的學生,當你看到別人在批評XX大學時,你會覺得自己也受到批評。假設你是OO國的國民,當你看到別人在稱讚OO國時,你會覺得自己正在被稱讚,這是因為你已經把你所屬於的團體視為構成自己的一個元素。(此心態可參考我之前寫的最近的加油爭議這篇也是跟認同感有關的文。)
註:跟Tajfel 那句 “ an individual constructs his own "web  of social affiliations" by applying principles of order and simplification” (Tajfel, 1970, p. 98),重點不一樣。Tajfel要說的是對外界的理解 -人理解自己所在環境的方式是簡化。我說的是對自己內界的理解 -人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self identity)。
後來Tajfel 在1979提出了社會認同理論 (http://0rz.tw/4m4kF)看了之後,覺得1979年這一套的解釋說法就跟我的意思一樣嘍。
(a-2-2) 對內中的對外   自己覺得別人也這麼覺得
人會覺得,外界如何評價組,就會如何評價組裡的成員。(此心態可再次參考我之前寫的最近的加油爭議
這和(a-2-1)(對內中的對內)很類似,但還是有一點不同。這一角度比較著重於在自己對別人的認知層面,以及外界對自己的看法。
在(a-2)說的是人會把自己團體視為構成自己的一部份,所以會偏坦團體。而這是因為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價值

(b) 而我要討論的群體對立現象是:人有對立的傾向和偏好。人喜歡處於有群體對立的氣氛當中。對立的感覺和相關過程會讓人覺得很興奮,也能帶來極大滿足感。
(b-1) 對於這個方向,Tajfel沒有特別去提到,所以當然沒有解釋
(b-2) 我的解釋
(b-2-1) 我的解釋1:就是我在這文章的最開頭的那三段說的。對立是個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他所帶來的群體意識 (group identity) 的強化 有意識或有理念的團體就像是一個人有他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獨特的人格當氣氛被炒到最高點時身在其中的人的個人意識會漸漸消失,而團體意識則佔據他的腦。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得到歸屬感,所以會喜歡這種感覺。
具體來說就是:
他覺得找到一個歸屬,和自己的定位
Belonging: How much does being a member of this group give you a sense that you "belong"--that you are included?
(b-2-2) 我的解釋2:人本來就傾向用情緒化的方式去解讀事情。一篇帶有情緒的描述總是比一篇不帶情緒的描述更能受到歡迎;一個過於中立的政論節目收視率就會差。帶有情緒的描述,更能帶動和牽動他人的情緒,而引起共鳴。例如聽歷史故事時,會希望很多事件背後是什麼大陰謀。例如,如果一件事發生,會有各種不同的角度看法和解釋,則一般人通常不會喜歡以客觀的角度來解讀,而是最好是可以想像誰受到什麼迫害或是更複雜的情緒,如果有悲憤這個選項那更好。或是希望能牽動起其他和自己同群體組員的憤怒,造就成對立的局面。因為這樣他的人生會比較精彩生活比較有趣。
具體來說就是:
他覺得自己變得特別了
Distinctiveness: How much do you feel that being a member of this group distinguishes you--in any sense--from other people?
這樣他會覺得人生比較有意義
Meaning: How much does being a member of this group give you a sense that your life is meaningful?
回到剛才有關李德維的新聞內容,此事件也完全可以作為「人傾向情緒化解讀事情,並營造悲憤氣氛」的例子。
例:http://0rz.tw/DB0s6 (新聞來源)
李德維含淚表示,龍應臺講話的讓他輾轉難眠,血壓、心跳都急遽上升,龍的話簡直想把國民黨翻了,有蔣才有國民黨,民進黨隨便說說龍就退卻了,龍的路線根本與黨背道而馳。他激動表示,不願當第一個在中常會翻桌的“中常委”,國民黨怎麽可以這麽軟弱?有這種“部長”, 把國民黨的根都翻掉了、把祖宗牌位都掀下來了。


以下是上面一大堆內容的關係圖:

最後推薦一個德國電影 -->
惡魔教室(台灣片名)=浪潮(中國片名)=The Wave(英文片名)
我覺得他把渴望群體對立的那種心情(b 的部份)演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Bigler, R. S., & Liben, L. S.  (2007). Developmental intergroup theory: Explaining and reducing children’s social stereotyping and prejudi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Tajfel, H. (1970). 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Tajfel, H. (1986).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延伸閱讀
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  
Motivated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ory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