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想:意志與表象的世界(1)

這週末收到了之前買的書:叔本華的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中譯本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早就聽過這本書,但沒想說要看。
收到後,這週末花了超出預期的時間看。看的是卷1和卷2(本書一共分為4卷)。
現在來寫一點個人感想。但我不確定對此書的理解是否正確,所以若看到有誤會之處請告訴我,謝嘍~

首先,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文字句子用詞極為不順,很多地方表達得也不明確。我在理解和領悟這篇提到了解事情有3步驟:發現、思考上的了解、直覺上的了解。而這本書常讓我連第一步驟都過不去,因為我連他字面上的意思是啥都看不懂,更別說思考了。大部份的文字我都得先經過一段自己的翻譯,先知道他想說啥之後,就較OK了。他所表達的觀念反而沒有表面上文字寫得那麼難,我覺得理解觀念的人應該都可以講解得比這本書寫得清楚易懂。而有不少內容我之前的文也有講過,所以下面會引用一些我之前寫的文。

卷1:表象
我覺得他講的道理就是佛教諸法皆空的概念(請參考萬法唯心造)。簡單的說法是,就是說你感受到的世界和各種現象,是透過你心裡這面鏡子看到的。例如一切的科學理論,也都是從你能觀察到的各種東C,一步步地推理歸納,找出最可以解釋現有現象的model。但你永遠也無法知道那東C的本質裡,實際運作的原理是不是真的是那樣。等到哪天出現個不同的例子,model就得被推翻or修改。科學當然C望能掌握本質,但是我們永遠跳脫不了這個只能觀察、歸納的角色。也就是永遠無法超越表象,表象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有為法",是從你心裡構築出來的東C。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卷2:意志
我覺得這部份的道理就是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的概念。人真的可以在思考層面上控制自己的部份,可以說只是冰山一角。控制你的大部份都是潛意識的automatic processing,甚至更底層的當時時空中一切無止盡的變數(請參考動機、想法、行為 (2))。我用的是動機這個詞-在這裡指的動機,並不只是導致一個行為的想法,而是導致這個想法和行為的內在欲望、目的、機制,這些東西常常是沒有經過思考的,所以很可能本人自己也不知道(請參考動機、想法、行為 (1))。在這本書他正好也用了動機這個詞。

動機就是那種環境和環境環環相扣運行著,造成一個個的盲目衝動,造就了一切萬物(包括人)的活動。就像我現在坐著坐著就把腿抬到桌上的盲目衝動,跟動植物或是無生命的東C沒啥差別。大自然的運行,讓此時此地的你做了現在這樣的動作,讓此時此地你的意志是這樣的狀態,同時也讓這棵植物做了這樣的動作,同時也讓那顆石頭做了那樣的動作。雖然我們看物質都只限於表象,但物質他真正的本質(物自體)也是像我們一樣運行著環環相扣的盲目衝動。但是呢,這些運作的方式是你無法解釋的。例如,為何石頭在空中會掉下來?很抱歉,萬有引力不能算是一種解釋,萬有引力只是你觀察一堆石頭會掉下來後才說,喔~物質之間都會這樣耶。請不要把在表象的觀察結果反過來當作原因。回到表象的觀念,你永遠跳脫不了表象model得知真正運行的原理。那為啥會有萬有引力的現象?就算你回答得出來,再問更源頭,又為啥會那樣,最後一定會碰到那個沒有任何原因的東C,就像數學的公設一樣,是毫無原因的規定。而每個物質那些毫無原因的東C,叫做意志(我想應該是這意思吧)

叔本華:另一方面,我把這唯一真正的必然性(即某種原因的結果)帶來意義的內在本質視為它的先決條件。在人類身上,這叫做性格,在石頭上,這稱為性質。但在兩者之中都是一樣的,如果直接認識他,便叫做意志

我正好也寫過一篇討論自由意志的文,下次補貼。另外我同意有那個毫無原因的東C的存在,但覺得不見得每樣東C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毫無原因的性質。我對於人類性格的看法似乎也跟他不一樣。我的角度是,性質的區別可能是因為考慮的東C不夠底層,如果把考慮的變數概括到極致,那他們還是會follow著同一性質,在這樣的觀點下個體性格/性質的「區別」是不存在的,會覺得不同是因為少考慮了一些變數而已。就像一個個的NP-complete問題,你無法解,但是從邏輯可以把他們reduce成為同一問題(雖然還是無法解)。可以看得出來,我的說法並不是在否認物自體,而是用更底層的角度看待所謂的意志的話,那麼性格/性質「的不同」還沒有到達那個毫無原因的點。或者是說,從微觀到巨觀中的每一個點所義出來的相同都不一樣。人與人的不同,物與物的不同,只是在某一個particular case點的角度所看到的。如果要討論表象/意志這種問題,就不應該把視角侷限在某個特別點。因為他討論動機時都已經可以說到底層的那種無意義衝動,那看性格/性質時也應該要考慮到底層(或是考慮到從高層到底層之間對定義造成的變化)才是。

2014 Jul 08 補充:
在此補充一個理解叔本華所謂「物自體」的例子。物自體就是我們人類建立的科學model公式的最源頭的一些無法解釋的東C,可以當做物體的性質的東C。例如,物理學裡除了各種公式以外,還有很多所謂的「係數」嗎?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彈性係數、折射系數、重力係數等等。而對於同一物質來說係數是永遠不變。那些係數是測量和用目前有的公式所計算出來的結果,沒得解釋。根據經驗,他永遠是那個數字,所以就當作他就是那樣了。而這個例子用我上一段所謂的角度去看的話(複習上一段寫的:可以看得出來,我的說法並不是在否認物自體,而是用更底層的角度看待所謂的意志的話,那麼性格/性質「的不同」還沒有到達那個毫無原因的點),當哪天人類發現某個係數的規則,例如發現是可以根據物質的某性質用同一方式計算出來,那此係數就不再是一個毫無原因的東C(會出現一個新的毫無原因的點),而原本不同的物質在這方面follow同一原則,毫無原因的點被往回推而且還被reduce為同一點,現在原本不同的物質也可以看作是相同了


===============
而以上表象和意志2個概念有個共通的地方,也就是人類理性的侷限性。所以理性/感性的概念在本書中也一再地被提起。

(參考理性/感性理解和領悟
說到該以理性為主的場合。對我來說,只有那些探討科學的學問。因為在科學裡面考慮的變數是有限多。可以一個一個挑出來檢查分析。而這是因為因為人的理性只能考慮少得可憐的變數。光是那少得可憐的變數,就夠一個高智商的人研究好幾年。而且就算是在科學方面,最重要的sense還是感性的成份。能夠把理性的學習變成感覺到他的精神才算學得成功。更何況是在科學以外的方面,人類理性能掌握的範圍更渺小。在科學以外,若一個人只用理性思考,除非他智商高到極點,不然會導致荒謬的結果而不自知。他們還會"推論":自己的結論是經過理性思考,所以比較對。
===============



No comments: